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签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09/9/4 作者:李丽

商报讯“我们也怕某一天早上醒来,所有的数据都没了”,曾宣称如果只有一种选择将只出版电子出版物的施普林格公司CEO德克·汉克,这样强调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签订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对施普林格的意义。9月3日,施普林格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京举行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的签字仪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图书馆馆长李静海院士,施普林格公司CEO德克·汉克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并以数字出版环境下图书馆与出版机构的合作和数据资源长期保存现状与发展趋势为主题,分别发表演讲。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部分图书馆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

德克·汉克告诉记者,该协议的签署,是应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要求,为保障中国科技界在数字文献资源使用方面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利用而签署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施普林格公司已有30多年的紧密合作,为了让老客户在使用施普林格的数字资源时有足够的安全保障,也为了体现尽一切可能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宗旨,施普林格公司在中国首开先河签署了这一协议。

如今,我国科研教育机构用户对数字文献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纸本文献的使用。然而鉴于数字信息资源本身固有的脆弱性及其对应用环境的依赖性,数字资源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任何自然灾害、技术失效、经济因素、地区冲突、国际政治动荡等都会使我国科研人员目前唾手可得的数字文献资源瞬间化为泡影。因此,数字文献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永久可靠使用已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战略问题。

因此,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施普林格公司在充分互信的基础上,签订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该协议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与国外出版机构签署的第一个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也是施普林格在公司股东所在国(德国、荷兰)以外签署的第一个由当地国家级图书文献机构对Springer现刊数据库进行长期保存的正式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由Springer按照约定方式定期无偿向国家科学图书馆提供Springer自1997年以来出版的现刊数据库的长期保存数据,并将长期保存数据转载到国家科学图书馆的长期保存系统之中,由国家科学图书馆按照双方共同确认的可信赖的流程和系统进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家科学图书馆将作为Springer长期保存数据在中国境内(香港、澳门及台湾除外)的保存机构,同时国家科学图书馆及备份保存方和继承保存方将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防止保存数据被非法转移。

双方同意,当出现特殊情况以致Springer现刊数据库服务不能延续服务时,在不改变数据完整性、保证数据库署名权、不提供商业盈利服务的前提下,国家科学图书馆可以利用长期保存数据向原订购范围的用户提供检索与获取服务。即当因任何突发事件导致用户无法访问施普林格在线期刊时,国家科学图书馆可以向施普林格用户提供检索和获取服务。

双方还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书,将共同积极探讨在服务失效时向Springer在中国大陆其他用户提供服务的有效方法,共同探讨针对中国国内采购用户停止订购后的检索、获取服务方式。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