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艺术》
出版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卖点:解读“艺术人生”,分享人生艺术。该书作为《艺术人生》栏目五周年人物访谈的精选集,特别摘选有:杨澜、张艺谋、陈凯歌、于洋、赵本山、刘欢、王志文、陈坤、王家卫、梁朝伟、赵雅芝、周华健、荒木由美子等人以及特别节目“红楼梦再聚首”、“2005理想”与“百年好合”,同时收录有纪念章节以怀念常香玉与傅彪。书中除了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再现栏目中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场景外,最引人注意的是书中的绝对幕后部分,由...
2006-01-03 -
《情书》
出版商: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卖点:风靡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超人气爱情小说,《蓝色生死恋》和《冬季恋歌》作者全新力作,同名电视剧凤凰卫视创下收视高潮,内地即将火爆播出。小安德烈在孤儿院长大。命运的安排,使他和从小离家出走的宇振偶然相遇,并结为生死好友。然而,他们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同时爱上了一个名叫银荷的女孩儿。 银荷在孤儿院与安德烈一起长大,相亲相爱,相依为命。在她的心里,只放着唯一的一个人:安德烈。可是安德烈从小就发誓成为神父,对银荷的感情毫无所知。然而,当...
2006-01-03 -
《柏杨杂文精选集》
出版商: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卖点:柏杨最负盛名的“酱缸文化”、“窝里斗文化”、“赏饭学”、“说不准学”、“听话学”均将出现。最能体现柏杨杂文精髓的《柏杨杂文精选集》之“传统大反思”系列即将与读者见面。该系列涵盖了柏杨自成一派的反传统理论,其中包括柏杨最富盛名的“酱缸文化”、“窝里斗文化”、“赏饭学”、“说不准学”、“听话学”等等柏杨痛扁丑恶之现象的独门秘籍。此次的“传统大反思”系列作品包括《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权势:官崽哲学的流弊》、《劣根:国民灵...
2006-01-03 -
奥数图书市场透视
近一两年,对奥数(数学竞赛)的批评不断,既有学术权威的,也有行政官员的。此后各地纷纷叫停奥数活动,取消了一些学科竞赛。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群众性(学生)的活动过热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本文不想对奥数活动本身作评述,只是就与奥数活动密切相关的奥数图书市场作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的一些共同点。 一、出版社纷纷出版奥数书 据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2005年上半年的销售监控数据,奥数图书动销的共有1321种,涉及的出版社有129家,其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0家(共11家),教育出版社16家,更...
2006-01-03 -
《大学人文》第3辑
“大学人文”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继2002年《大学人文读本》、2003年《大学人文教程》之后,创办的又一个人文读本系列,《大学人文》第3辑是该系列中最新推出的一本。其中分“独立评论”“知识生活”“沉钟”“新青年”“我的大学”等栏目,不仅收入了钱理群、沙叶新、龙应台等名家的时文,同时也选取一些作者并不知名但是行文充分体现人文情怀的优秀文章,而编者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时文中经典篇目的挖掘,以传播人类文明发展的普式价值谱系,探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充盈当代国人的人文情怀,刷新人文文化殿...
2006-01-03 -
2005教育社:有选择地转型与突围
2005年对于全国的教育出版社来说是一个艰苦探索中又不乏亮点的年份:一方面教育社仍然需要应对由于教育政策改变、民营书业进入所带来的巨大挑战,而且在进入集团的过程中还有着这样那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教育社在选题结构转型和机构创新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在选题结构中增大“大教育”图书的比重,又比如在文化中心地带设立办事处,而其中也颇有些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面对新一个五年应该如何开局,教育社的出版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到底应该坚守还是转型? 坚守原有阵地: 教材、助...
2006-01-03 -
大象版译著《德国汉学》在京举行首发式
商报讯 近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和大象出版社等联合举办的《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一书首发式暨首届德语区汉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先生、瑞士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阎立伟先生和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中东远东语言文化学院朗宓榭教授到会并致辞,50余位中德相关学者与会。 《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自觉、全面、深入总结德国百余年汉学史的论著,史丹泽认为,该书中译本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种令...
2006-01-03 -
泰德时代启动新托福考试培训体系
商报讯 据美国教育考试中心(ETS)消息,新托福考试将于2006年5月在中国内地首次开考。泰德时代集团以此为契机,于12月底在北京名人国际大酒店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启动新托福考试培训及模拟考试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行合作,授权他们使用泰德时代新托福考试培训体系在当地开展相关事业。同时,还与首家授权机构北京紫铭学校举行了北京地区区域战略伙伴签字仪式。 作为ETS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首要战略合作伙伴,泰德时代集团自2001年以来陆续获得ETS多项产品的...
2006-01-03 -
杂志化教辅图书《高考研究》同步跟踪高考
商报讯 国内第一套杂志化教辅丛书《高考研究》日前出版。该丛书由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考试中心、北师大海威教育集团、天利考试信息网、天利状元俱乐部共同主办,由国内近百名高考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几十位高考状元(省级)一同参与编写。这套杂志化教辅书最鲜明的特点是,内容设计与高考各复习阶段同步跟进,既有知识的系统梳理,也有各阶段的强化训练试题,还有一些很有针对性的解题技巧等。丛书包括高考涉及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9个科目共9个分册。 据该丛书的策划...
2006-01-03 -
南师大社“三大转变”带来销售码洋15%的增长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要想站稳脚跟,出版社必须找到一条顺应市场发展潮流的最适宜自身发展且富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同时还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策略。 2004年底2005年初,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原有的学术著作、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四大板块的基础上,确立了“基教图书向高教图书拓展、学生图书向教师图书拓展、文教图书向大众图书拓展”(又称“三大转变”)的发展策略,一年下来,通过对原有图书出版结构的调整,南师大社的销售码洋增长了15%。 “变”中求生存、谋发展是南师...
2006-01-03 -
辽海社“杨利伟”图书再获奖
近日,由辽海出版社出版的《杨利伟的故事》获辽宁省首届未成年人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该书同时获辽宁省2004年度优秀图书二等奖和优秀畅销书奖。 自从“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以来,航天英雄杨利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辽宁的葫芦岛度过的,因此辽海出版社与葫芦岛市委宣传部、教育局、文联等有关部门合作,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编写出版了《杨利伟的故事》和《航天英雄杨利伟》,并借“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一周年纪念日、葫芦岛市“飞天”...
2006-01-03 -
《影视投资学》
日前,湖南教育出版社推出国内首部关于影视与投资的专著——《影视投资学》,该书主要研究电影和电视剧投资企业及业外投资者对影视产品及企业的投资过程、影视企业的资本运作等。从投资的角度把影视作品当作投资项目来进行研究,将影视的艺术特点和商业特点充分相结合,研究影视和投资学的交叉领域。该书不但进行定性研究,更注重定量研究,引入现代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克服国内在影视产业研究方面仅靠定性描述的现状,为国内影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有效方法。 据了解,在著书之初,存在着诸如缺少相关专著和...
2006-01-03 -
法律普及类读物越细分 越深入 越好销
□越来越多的出版商介入法律实用普及类读物的出版与推广,法律普及读物的出版也将向深度和细分市场发展。 □法律普及类读物实际是要搭建一个大众平台,读者定位在高中文化水平或受过高等教育但无专业法律知识的百姓,因此在书中就是要告诉他们遇到问题怎么办,而不是给他们解释为什么有这样一条法规。 □法律出版不仅要走通俗化的路子,而且还要对社会和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关注。 放到十年前,法律普及类读物在法律专业出版商眼里可能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门类,但随着民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无论是法律专业出版社还...
2006-01-03 -
给一本书开一部免费热线
800也可算是《北京人手册》的第四条发行渠道,到目前为止,通过800销售出去的《北京人手册》数量,占到了这本书销售总量的10%。 为一本书开通一部800热线,《北京人手册》不是第一个、也应该算最早几个吃螃蟹者之一。 作为一种现代营销手段,800电话业务目前已被应用到各个领域。有资料称,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98%申请了800免费电话。对企业来说,800电话业务是更好地保持与客户沟通联系、销售产品的有效渠道;而对于客户,这条免费电话可以使他们更多地得到来自企业的服务,甚至成为他...
2006-01-03 -
专家进社区 健康送上门
商报讯 近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丛书首发式在北京西城区金融街社区举行。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出席了首发式,并亲手向社区居民赠送了该套丛书。 该丛书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等联合全国百余名专家精心撰写的系列健康科普丛书。 首发式上,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强调,医疗体制改革就是要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送到社区。 钟南山院士在发言中谈到,本套丛书倾注了所有参编者对公众健康的深深关注,是为了把...
2006-01-03 -
电子社携手林清安深穗沪巡讲
商报讯 为了搭建读者与作者沟通的平台,以满足广大读者需求,12月23~25日,电子工业出版社邀请了林清安教授,在深圳书城、广州购书中心和上海书城进行了技术讲座及签名售书活动,活动所到之处反响热烈。 林教授主要针对目前读者在Pro/E应用中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演讲,内容涉及贯联式产品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动态机构设计、程序设计、NC加工/模具/检测综合案例等各领域。这次活动吸引了几百名Pro/e爱好者到场学习,有些读者为了抓住这次难得的交流机会,特地从浙江、山东、武汉、长沙等地赶来...
2006-01-03 -
《传媒周刊》新鲜 新知 新锐
2002~2005年 《刊之刊》见证了中国刊业的发展 自2006年始 《传媒周刊》全新亮相持续关注中国传媒业的脉搏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需要理性、建设性的观照与思考,愿《刊之刊》将这种专业精神带入新的《传媒周刊》并发扬光大。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 《刊之刊》曾经为刊业开出了一个借鉴国外的豁亮的窗口,开辟了一个讨论业务的活跃园地,传统与数字媒体结合业已成为全球业界都在关注的时代课题,《刊之刊》改为《传媒周刊》正是适应这个要求。希望改版后的《传媒周刊》既不脱离实际,又能走在前面。...
2006-01-03 -
5年新刊之旅:遗憾着 骄傲着
新刊在过去的五年中,应该说经历了非常好的发展时期,整个曲线是增长上升的,而且在可预期的未来,我们将继续看到刊业在品种、发行以及广告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增长。如何判断一本杂志是否已经获得了市场的成功?因为反映整个刊业规模,或其发展状况的精确统计数据很难获得,所以我们只好采取了一个相对可量化的标准,通过已有的市场调研数据,比如广告监测数据、零售市场监测数据、阅读率、点击率等等,并请业界专家与资深从业者共同来推选五年来新刊中的成功典型。按国际惯例,五年是一个印证期刊是否在市场上成功的...
2006-01-03 -
是谁在抛弃传统媒体?
采访心情 这些天,我被“新媒体”弄得简直要崩溃,因为我好像突然丧失了一名记者应有的敏锐。在铺天盖地的关于新媒体的文字中,我理不清一套严格的体系,甚至找不到一个严格的定义。我迷茫了。 怀着这样惴惴不安的心情,我采访了下面几位媒体人。其中一位对我说:“新媒体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对它认知的程度,不要紧张,你我都是在同一个起点探索。” 我顿悟,然后释然。 传统媒体关注并认识到新媒体的速度和重视程度,要远大于新媒体对传媒媒体的认知与关注速度。到目前为止,新媒体还比较轻视传统媒体,也...
2006-01-03 -
传统媒体不会束手就擒
新媒体对大的传统媒体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但对目前已经生存困难的小的传统媒体而言,更多的是机会,是可能借此翻身的机会。 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面对新技术下网络化数字化的冲击是一样的。最近我也一直在关注新媒体。我们作为一个传统出版物的集团,底下有报纸、期刊、音像等,长时间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惑:为何我们自以为有很好的定位,资方却不埋单?后来我们发现,他们感兴趣的是新媒体。 新媒体到底是什么?上google搜索,你能搜出60多万条的相关内容,归纳出不下400个版本的定义。 我的理解,...
200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