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2005年“傅雷”计划资助出版的百本图书
2004年~2005年“傅雷”资助出版百本图书计划由法国驻华使馆地区翻译中心实施,2004~2005年间已受资助的百本图书中,共计文学类52本、人文社科类25本、青少类21本、艺术类2本、科技类1本。 所有这些图书在法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创建并维护的中文版法文图书数据库——“傅雷”图书数据库中都可查到(数据库网址为:www.fulei.org)。另外,“傅雷”资助出版计划于2005年9月之后仍将沿袭以往的模式继续执行。
2005-08-19 -
法国出版社概览
(注:出版社的方框大小根据出版集团或出版社的营业额绘制)本图表经法国《图书周刊》授权刊载
2005-08-19 -
2004年:法国出版业又一个丰收年
法国出版业的增长在2004年全年都是比较有规律的,与法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一致(增长2.1%)。 查阅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负责经济统计的公共机构)的家庭消费指数,我们可以得知,法国每个家庭2004年平均购买图书的消费为127.5欧元。 小说销售最佳 资料类图书的销售量,经过几年来连续不断的增长之后,在2004年略有停滞。一些资料类图书,比如罗贝尔·拉封出版社出版的《如何治疗焦虑、惶恐》(Guérir le stress, l’a...
2005-08-19 -
应邀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法国作家
阿兰·罗布-格里耶 阿兰·罗布-格里耶本来是学农艺学的,在非洲和安第列斯短期居住过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专业从事写作,或者更准确地地说,是专业从事写作的创新研究。 所以,阿兰·罗布-格里耶后来成了“新小说”派最重要的理论家和代表。所谓“新小说”派,指的是从五十年代开始,放弃传统的小说形式,进行新的写作尝试的文学作家。这些作家在写作中力图打破文学的线性情节,打破故事的时间顺序和人物的心理感觉。 阿兰·罗布-格里耶的第一部作品名为《橡皮》(Le...
2005-08-19 -
法国文学
近年来,人们总是说,法国小说有可能正在走向衰败,说法国的文学在世界上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了;有人指责说,现在法国的小说是自恋,是躺在过去的荣誉上吃老本。说这种话的人不公平,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片面的。当然,现在的作品不像让-保罗·萨特和阿尔贝·加缪的作品那样全面。萨特和加缪既是作家又是哲学家,他们用杂文和小说回答了关于人和人的命运的问题,他们参与创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学的历史。现在,我们也见不到革命性的创造,见不到有灵感的斗士,比如塞林纳(Céline)、...
2005-08-19 -
法国文学在中国的出版——翻译家任重道远
谈起法国文学,中国读者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雨果、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是《巴黎圣母院》、《红与黑》、《茶花女》。在一定的时期,法国文学甚至成了整个外国文学的代名词,中国读者对法国文学尤其是法国传统文学的热衷与熟悉,有时甚至超过法国读者,这让许多法国人都感到震惊。这里面,除了法国文学本身的魅力外,还有法国文学翻译家的很大功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的法国文学翻译力量可能是外国文学翻译界中最强的,成就最大,涌现出许多大翻译家,如傅雷、罗大冈、李青崖、赵少侯…… 纵观法国文学在中国的...
2005-08-19 -
中国译介“新小说”的过程
大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相对封闭的中国的批评界开始对法国的“新小说”有了一些反应,一些小块文章根据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得来的结论,批评“新小说”是对现实主义的反动,不认为它代表了文学发展史的新潮流。 直到我们上大学时(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老师讲法国文学时还基本不谈“新小说”,差不多到了三年级,我才在学术讲座上第一次听到有关于新小说的专题报告,记得那是叶汝琏老先生做的报告,“战战兢兢”地讲了罗布-格里耶的《嫉妒》。 其实在当时的七十年代末,新小说在法国已走向消亡...
2005-08-19 -
精雕细刻第一句话
主要作品:《不舒服》(1996年)/《奔腾III》(2000年)/《MBA实例教程》(2004年) 加缪写作的本事和技巧,在于他会精雕细刻文章的第一句话。比如《西西弗神话》的第一句:“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比如《局外人》的第一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整个文章阐述的思想和哲学,全部浓缩在这第一句话里面。作为一个读者来说,这样的句子,锋利如刀,读起来眼睛会被刺痛,心灵会被震撼。 “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这句话包含了加缪的全部哲学,即:一个...
2005-08-19 -
滴血的杜鹃
20多年前,我在大学学法语时,读了许多法国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的许多译者,如柳鸣九、郭宏安、吴岳添、罗国林、施康强、徐知免等,后来都认识了,甚至还成了朋友,连解放前就已经移居国外的程抱一也于2002年在巴黎见到了。但有一个译者,也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个大翻译家,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尽管我知道他已于20世纪70年代去世,但关于他的身世,关于他的作品,外界几乎没有报道,而他的译作却是那么漂亮和完美,他翻译的《法国当代名家诗选》一直是我的床头书。我至今还认为,国内译诗译得最好的,一个是...
2005-08-19 -
法国报刊与全世界法文读者之间的连线
中国忠诚的BIBF参观者已经对它有所了解,因为很多年来总是在BIBF上见到它; 在2005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法国报业联盟的展台内,将大量介绍法国的报刊,其中将涉及到400多种各类题材的法国报刊,以使中国读者能拥有最大范国内的法文原版报刊。 报业联盟创建于1948年,当时,几位报刊出版商提出这个创意,目的是向国外推广他们的刊物。这家机构得到公共权力部门的资助,2004年在170个国家都有订户, 30%是在亚洲, 订户为32000家。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报刊联盟的主要办...
2005-08-19 -
“傅雷”资助出版的部分图书封面
-
春雨《实验班题库》来了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一批实验区以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大胆的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区的实验是多方面的,其中评价考试的改革则是一项重头戏。从评价考试的内容到形式、方法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5年中考改革实验将从去年的17个实验区猛增到500多个实验区;高考也已在酝酿着重大的调整与改革。与此同时,全国不少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重点班的教师在教学中创编了大量的情境开放、素材鲜活、阶梯感强的好题。为了推动新课改,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春雨教育研究所邀集全国课改...
2005-08-12 -
新课改引发中小学题库类图书整体“换代”
春雨教育研究所在新课标实施第一年,就以《1课3练·单元达标测试》、《单元双测》引发了中小学课时练习册与单元测试卷的“换代”。两年多来,该所通过对首批课改实验区顶级名校的全程跟踪与及时总结,强力推出涵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供课改实验班、非课改地区提优班、尖子生使用的《实验班题库》,在新课改全面推广的2005年再次引发题库类图书的整体“换代”。 该丛书集中体现了教育发达地区课改实验的最新成果与智慧,为各年级中小学生搭建了引人入胜的能力发展的阶梯与平台。 占总题量30%的...
2005-08-12 -
“实验”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2005年中考改革实验区从去年的17个实验区猛增到500多个,高考也酝酿着重大的调整与改革,直接引发了中小学教材的大“换代”。而经国家教育部教材审读委员会审读通过,进入中小学校的课程标准各年级各学科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实验”两字。 实验首先意味着先人一步的探索、尝试。课改实验的探索既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型,也必然伴随着不确定与不成熟,使得初涉课改的学生、家长与部分教师茫然无措。针对广大师生的迫切需求,春雨研究所邀集全国课改实验区重点中小学和各教育发达地区中考、高考成...
2005-08-12 -
新课标原创题,你在哪里?
7月24日下午,在春雨教育研究所举行的“《高考金四导》——我的成功路”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十位2005年考取清华、北大的江苏优秀学子齐聚一堂,畅谈自己的学习经验。考取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唐正欣对出版界呼吁:教辅要多一些联系现实生活,体现开放性的原创题。一席话立刻引来在座学子的一片赞同之声。 为什么这些尖子生如此推崇“原创题”?新课标带来的是教学和考试理念的转型,特别是2005年高考和中考,出现了大量的贴近生活与社会热点、注重实践、以能力立意的鲜活好题,而新课标下好的原创题就...
2005-08-12 -
“马小跳”跳得很精彩——评杨红樱“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小说
丛书作者杨红樱编者按 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创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面世后,受到了孩子们的广泛欢迎与喜爱,该丛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少儿原创品牌图书。 迄今为止,该系列丛书面世26个月热销554万册。版权已销往法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版权也正在洽谈之中。暑假期间,“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丛书的最新两种(13、14两册)趁热出版。最新两种在视角和题材上都有新的变化和创新,其视野更开阔,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想必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与喜爱。 今天,我们特邀相关专家...
2005-08-05 -
抓住儿童眼球的秘密武器
近两年来,系列儿童小说“淘气包马小跳”已经成为畅销书榜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在出版社的多种有效的营销手段之外,我认为“淘气包马小跳”这个作品本身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而这两点恰恰是作品大受儿童欢迎的重要因素,也是出版社营销的基础。 第一点,“淘气包现象”。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儿童小说塑造了一批儿童形象,其中的核心主人公是一个叫马小跳的淘气男孩。综观中外儿童文学史,有一个颇有趣的现象,或可称为“淘气包现象”,凡是在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一席地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儿童主...
2005-08-05 -
为自在成长守望
一个调皮捣蛋、快乐自在、特立独行的小男孩闯进了小读者的世界,无数的孩子被他深深吸引。这个创造了上榜奇迹,成了孩子们知己的小男孩是谁呢?他就是杨红樱笔下的淘气包马小跳。 马小跳牵引着孩子们走进了一方自我成长的天空。这个天空以天性为材料、自由为目的、顽皮为内容。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自在飞翔、纵情挥洒的快乐。 马小跳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人。他单纯、坦诚、率性而为,不人云亦云,不知作假,怎么快乐怎么玩,以自然的天性面对世俗的校园,因而撞出了很多令人哭笑不得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在那堂示范课上,...
2005-08-05 -
来自小读者的欢呼与感慨
杨红樱阿姨:您好!我读过您的所有作品。我是一个男孩,向往自由!我现在像一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看着蓝天,希望有一天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近年来,大多数孩子得到的是幸福,失去的,还是幸福!得到的是娇生惯养的幸福,失去的是自由自在享受大自然的幸福!杨红樱阿姨,您是大人中最了解孩子的人,我希望您能写一本给父母看的那种理解孩子的书! 宋祯琨(山东济宁市嘉祥县实验小学六(4)班 272400) 我是一个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当初在班上看这本书时,许多同学都笑我白痴。可当有人看我这么入神地抱着《四...
2005-08-05 -
拿什么奉献给你?
编者按 《米莉茉莉丛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年7月份出版的一套儿童读物。丛书刚刚投入市场,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新世纪“好孩子”的含义是什么?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哪些基本的观念和准则?如何处理好儿童读物的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关系?关于这样一些问题,丛书为我们提供了部分答案,更启发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 《米莉茉莉丛书》的作者Gill Pittar 女士是新西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在这套专门为4~8岁儿童写作的丛书里,她以米莉和茉莉这两个不同肤色的小女孩为主人公,创作了一系列以...
200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