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白
“三八”是一个国际性节日,对于出版业来说,这个节日的意义非同寻常,它不仅表达一份对女性出版人的尊重,更是对女性在出版职业中特殊位置与份量的一次充分肯定。正如世界出版界奇女子、哈珀·柯林斯公司总裁弗里德曼所言:“出版曾经是老男孩的天下,现在情况不同了,女性越是向高层努力,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达到顶峰。”在中国,更是如此。藉此“三八”之际,本报辞谢广告版面,动员编辑部中占半壁江山的才女们与急于取媚女同事而苦于机会不多的男同胞们齐心协力,奉献给读者一份可口的资讯佳肴。希望...
2001-03-08 -
“三八”佳节话出版
沧海横流,斗转星移。伴随着新千年的钟声,人类文明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上世纪之交,重庆开埠通商,作为殖民冲击中的内河口岸和抗战大后方,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上半叶艰难奋进。新中国建立后,古渝山城获得新生,逐步从依江而建的水码头变成大西南地区的工商业重镇,从内陆小山城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中心城市。成立直辖市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重庆站在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随着重庆的不断发展,重庆的出版业也在历史的隧道中曲折前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出版工作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建设有...
2001-03-08 -
新世纪 新女性 新发展
千年交替,万象更新。一个崭新的世纪已向我们走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二步小康目标基本实现、向第三步目标迈进之时,在安徽出版业勇敢面对新的挑战,迈向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的起步之时,迎来新世纪的第一个“三八”妇女节,作为一名女性,我感慨颇多。 感慨之一:一个世纪里,中国妇女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世纪,是那么漫长,又是那么短暂。从100年前的黑暗世界中走出,中国女性踏上了漫漫的求解放之路。百年中国女性史是一部血泪史、抗争史、翻身史和光荣史。特别是建国50年来...
2001-03-08 -
享受“三八”节
《中国图书商报》的一位朋友来电话说:“三八”妇女节到了,你作为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女性,想说点什么? 说点什么? ——我要享受“三八”节。 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个“三八”节,母亲领着我去街道上的妇女识字班,一位解放军女兵,正在教大姐姐老婶婶们识字,还教了一支歌,至今模模糊糊能想起一句:“冰河在春天里解冻……”我那时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几岁小女孩,自然不懂得它的深刻含义,但那曲调和满屋子女人唱歌的氛围却使人感到一种神圣和美好。这兴许是我第一次享受“三八”节吧。 接下来的记忆是念中学...
2001-03-08 -
女经理的多味感受
“三八”妇女节,《中国图书商报》来约稿。盛情难却,勉为从命。写点什么呢?谈女权?讲工作?说点心里的感受?想来想去,我选择了最后的话题,实话实说,就谈谈女经理的内心话吧! 在当前以男性为主的干部队伍里,一个女性能够在这个圈子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付出的和失去的东西往往要比男性多得多。成功的女性,人们往往看到的是她事业的成就或者辉煌,至于在这背后她们所承受的酸甜苦辣却是鲜为人知的。我说这话,相信许许多多的女干部、女经理都是感同身受的。拿我来说,我是1975年从部队转业...
2001-03-08 -
在工作和生活中享受乐趣
王世钧(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西 约云南省店老总王世钧的采访挺难,白天打电话,她在忙;晚上打电话,她还在忙。不是在开会,就是有紧急的公务需要处理。终于“逮”着她时我问,总是这样忙累不累,她笑着说,从1984年当老总,快20年了,已经习惯了,只要自己不觉得是包袱,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就不会觉得累。 二十出头就到新华书店工作的王世钧是改革开放以来发行业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职龄”最长的省级店老总。当被问及这些年的感受时,她颇有感慨地说,女同志当一把手很难,当时有一句流行...
2001-03-08 -
工作着的休息日
袁淑琴(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总经理) 东 对于青岛市店老总袁淑琴来说,休息才是不正常的。每个双休日,她都会给自己安排点事情,有时在办公室处理公务,有时写点东西,有时到门市部转转。 2月24、25日,是几年来袁淑琴的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双休日。周六靳羽西来青岛签名售书,尽管用不着亲自到现场指挥,但因为担心读者过多会出现安全问题,她还是去了办公室。下午和星期天,她又把时间全部用在了准备星期一的职代会上。青岛市店的职代会制度一直坚持得比较规范,每年年初召开,总结前一年的工作,向职...
2001-03-08 -
职工心中有杆秤
刘严湘(南宁市新华书店总经理) 南 南宁市店老总刘严湘接到电话一再说自己没什么好写的,要写就写一写他们的店,写一写他们的书城。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她不期然讲出了多年前的一段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来。 1983年,在南宁市新华书店职工文化教育活动中心教授数学的老师刘严湘被该店经理说服,留在了丈夫部队驻扎地--南宁,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刚开始她对书店的业务十分生疏,但是极为认真的性格使她很快便熟悉起来,儿童书店、综合书店、科技书店,门市部、业务科、邮购部、仓库,没有她没待...
2001-03-08 -
最大的成就感是自我充实
孙今中(沈阳东宇书店总经理) 北 说起东宇书店,业内并不陌生,短短几年的时间,它已经由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发展成为国内民营书店的佼佼者,宽敞漂亮的卖场,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越叫越响的品牌,使之成为东北地区一支不可小视的图书发行生力军。这支队伍是在一位优秀的女性——孙今中的手中壮大起来的。 1995年孙今中接手东宇图书公司之前,既没有书业的从业经验,也从未搞过经营,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根本不愿意来,因为什么都不懂。”但是一旦接过了这副担子,执着的她就把自己全身心地投了进去并...
2001-03-08 -
图书·女性·印象
我们一切美好的阅读印象,大多是从女性开始的。因为,记忆中的第一次阅读,往往开始于在母亲的怀中看图识字。而关于购书这一文化消费的记忆细节,最多的也还是女性。 常常记起自己孩提时代到书店购买小人书时,女营业员热情的服务和灿烂的笑脸,在书店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中,女性营业员所体现出的独特的温柔与母性常常让读书人刻骨铭心,比如,她曾仔细而耐心地为你选过书,她曾花去很多时间为你到别的书店调来一本你急需的书,她曾热情而没有怨言地为你调换一本购买重复的书……总之,女营业员耐心的倾听、亲切的问候...
2001-03-08 -
采访手记
每年都有“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每年也都有着说不尽的女性话题。 本期几位接受采访的书店经理,她们的业绩有目共睹,她们所领导的企业我们也曾多次报道并将继续给予密切关注。这里呈现的,是她们作为女性的一面。 这些人中,有的与记者素未谋面,有的仅有一面或数面之缘,但是在与她们交谈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的是,尽管她们每个人都个性鲜明,但共性的东西却很多:执着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她们撑起了发行界一座又一座大厦,对图书发行事业无悔的热爱,使她们断然地拒绝了很多诱人的机会,忘我地投入;温婉而细...
2001-03-08 -
女性读物,给我畅销的理由
女性出版物选题渐广,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销量看好,亦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但其中良莠混杂,粗糙的舶来品较多,精品较少,究其原因,大约由于热身时间较短,尚未形成一定的理性出版规模。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有这样的声音回荡在诸位的书房中:“曾经有一本很好的女性读物撰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本书说,我要珍藏你,如果非要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如此,相信女性读物已达登峰造极之境。 ...
2001-03-08 -
心随爱走
或许是因为女人感情丰富而细腻,或许是她们更容易幻想甜蜜的爱情,于是她们成为一些爱情小说的膜拜者。 如今的图书市场,琼瑶等一大批属于过去时代的商业爱情小说,仍然拥有众多的女性读者,星期天的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新华书店,港台文学区往往仍驻足着许多年少的女性读者,光亦舒的作品就有中国戏剧出版社和海天出版社等几个版本,而严沁、岑凯伦、梁凤仪、三毛亦颇受欢迎。席娟的号召力虽不如前几年,可是对年轻的女孩来说,纯纯的如梦幻般的爱情还是让她们看得如痴如醉。 近年来红极一时,并被称为爱情小说专...
2001-03-08 -
难解情结
有人说,女人是感情动物。又有人说,女人以爱情为生命,以婚姻为事业。也许女权主义者们会强烈反对这些说法,但情感、爱情以及婚姻、家庭在女性生活中或者心目中的地位远比男性重要得多却是谁也不能否认的,这是一种近乎普遍的事实。以此之故,情感婚姻以及家庭方面的题材也就成了出版社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与女性有关或以女性作为目标读者群的图书中,这类内容占了很大的比例。以近两年为例,这类出版物就有数十种之多,比如,昆仑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了“妇女热线”丛书4种,包括《遭遇婚外情》、《我们在...
2001-03-08 -
一生的朋友
图书是有性别的,有些书是专为女性量身定做的。女性生活指南类图书就当属男人不看、而女人必读的一类。如今,女性的容貌、女性的健康、女性的日常生活、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是不可言说的私密,女性通过服饰、美容、健身大张旗鼓地宣扬女性生活的内涵和外延,而出版社则不失时机地为女性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美丽手册”、“生活指南”和“健康手册”。 当然,女性生活图书并不是出版的新课题,美容美发的图书在西单图书大厦和王府井新华书店几乎占到了生活类图书的1/3,出版时间可以追溯到10年以前,甚至更早...
2001-03-08 -
为了成功而WORK
曾经,女性为了取得与男性同样工作的权利而进行过长期的斗争,今天,一个女人要工作是最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女人生命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无论是追求经济上的更高目标,还是追求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与社会认同,女性都越来越离不开工作了。如何帮助女性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如何指导职业女性处理好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白领女性怎样迈上成功的道路——一些敏感的出版社意识到,有关“女性与工作”的题材是图书市场中一块有待挖掘的沃土。在这里笔者按内容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第一,办公室DIY(自...
2001-03-08 -
我们的铿锵玫瑰
3.8 编辑感言 冲破女士们的重重阻挠,终于得以见报。男士们的智慧和汗水大都受到无情的抹杀,面对女士们“挑剔”的目光,男士们无奈感叹:“拜托,都是同事,给点面子好不好?” 老实说,男士们心里也明白,若没有她们的风风火火,《商报》又怎能战胜一次次挑战;若没有她们的“挑剔”,《商报》又怎会一步步向前。她们,是我们身边永不凋谢的铿锵玫瑰。 欧宏总编助理兼要闻版主编 她写起文章来手快,训起人来嘴快,删起我的稿子来刀快,她总是这么快:那次吃火锅的时候,我当众叫她一声“欧姐姐”,她的脸...
2001-03-08 -
成熟的花朵最美丽
背后说人本是俗人的毛病,但本报却要化世俗为神奇,挑动出版圈内各位相熟相知的朋友背后叽叽喳喳,说长道短,三月八日就专议巾帼红颜。言者放胆,闻者欣然,活跃版面,善哉善哉! 把女人比做鲜花,实在是由来已久,没什么新意。但对本版介绍的六位女性,除了怒放的鲜花,还有什么更好的形容呢?她们坚强柔韧、聪明敏锐,美丽中带着优雅,和许多女性出版人一样看起来和风细雨,做事情却雷霆万钧,推动着中国出版界走向新时代。今天是“三·八”节,祝贺全体出版界女士节日快乐,并感谢甘愿以绿叶姿态出现的...
2001-03-08 -
碧绿的漓江 火红的梅
李元君(接力出版社社长) 1997年底,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跻身少儿出版阵营,可那时,我对少儿界知之甚少。刚到新蕾社不久,便有编辑以一副十分羡慕的神情,向我谈到接力社的“五个一”,以及社长李元君的治社方略。直到现在,我对接力社关于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五个一”还未完全搞清楚,但在当时我就对李社长非常佩服,充满了一睹芳容的渴望,这大概因为李社长不仅有魄力,而且是一位女性的缘故吧。 天遂人愿。1998年春天,全国少儿期刊协会的年会在桂林召开,我欣然前往。如梦的桂林山水,还有像云像...
2001-03-08 -
难忘的咖啡香
彭兆平(湖南少儿社社长) 与彭兆平认识,是在1997年第七期全国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上岗培训班上,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朋友。 培训班上相处一个月,我印象中的彭兆平是一位天性率直、快乐爽朗的女性。她歌唱得好,善解人意,即使在没有快乐的场合也能制造活跃,她很活泼,但她的活泼不做作,永远都那么得体。但是,在培训班结束的时候,她却做出了一件不那么“得体”的事。 那天晚上,我们几个因故要晚走一天的学员约上我们共同的朋友欧宏,去北京音乐厅听马友友的演奏会。散场时,我们几个随着人群蜂拥而出,回...
200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