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音
适逢“三·八”妇女节,我奉命写一篇“女性写作”的文章。这个事实提醒人们,女性写作未必不是别人给立下的题目,是从某些情境中被规定和允许释放的。 当代文学中“女性写作”,是从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呈现的。经过“文革”,80年代当人道主义、说真话等成为一种强烈的社会诉求,被扼杀掉的女性的声音也就再度响起。这里还有需要分别对待的商种情况:一种是来自于受生活本身压抑的呼声,如张洁笔下的女性形象;另一种是得自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包括理论和创作)的启示发出的声音。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
2001-03-08 -
我爱诗更爱嬉皮花
○你和我谈,没有停止,和别人一谈,就希望结束。实际上你不屑于与别人谈? ■和你谈,等于和镜子说话,就是自己和自己说话。说生者,是大悲咒,说死者,也是大悲咒。我一开始出现在这世界,就是在一个漆黑的午夜,母亲和我又冷又饿。老家的天井,是一个封闭院子的出口,我学会走路,就喜欢在那里,看天空,有鸟飞过,闪电咔嚓咔嚓响,雨水如帘,灰瓦上突然生出一枝黄花。这些都是诗,不是我写诗,而是诗写我。一开始,诗就是我反抗命运的象征,是生存下去的理由。 ○诗,这个阴性词,是你的一个诗集名,也是你对诗...
2001-03-08 -
对岸的童元方
对岸的童元方是如此的美,而我找不到渡河的方法,没有船,也没有桥。 读《水流花静》,就想,作为哈佛博士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童元方女士有多大?这样发问很不礼貌。但是我真的好奇。我问我的朋友、曾在哈佛和香港中文大学当过访问学者的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丹,问他认识童元方吗,易丹说见过,一个很舒服的女人,温婉、低调、细言细语。 温婉、低调、细言细语。这就是了。在读《水流花静》的过程中,她留给我的就是如斯印象。我之所以对她的年龄感到好奇,在于她的那种温婉、低调、细言细语几乎不见于当下这个时...
2001-03-08 -
新书点评
《邮购女王》[德]克里斯蒂安·伯默尔著王世英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15.00元 这个家族的财富早已是传奇性的了。本书是想从独立的观点来勾画一幅“客万乐夫人”的画像。虽然格蕾特辛勤地劳动了一生,但她的工作生涯仍带有童话般的特征。她对顾客的感情为她铺平了向最高点攀登的道路,引导她走向成功的是凭感觉来把握顾客欢迎什么与不欢迎什么的能力,恐怕很少有人能像她那样对战后德国人的口味有过如此深远的影响。《向女性推销》[英]卡罗尔·纳尔杰著徐海虹等译/中国标...
2001-03-08 -
你想当一个女富豪吗?
你想当一个女富豪吗?你想拥有舒适的住宅、漂亮的汽车、高级香水、名牌服饰吗?每个人都可能会说:想!当然想了,还用问吗?可是我行吗? 每一个发财的人都有他特定的机会,而且他(她)们都有着过人的聪明与勤奋。像我这样懒惰的人是不可能发财的。一想到当老板会遇到不知多少陷阱、风险,承担无数的责任,替无数人操心。加班加点,不知疲倦地玩命工作,苦拼苦斗,心惊肉跳。饶了我罢,我宁愿朝九晚五地作一个上班族,舒舒服服地挣我的工资,双休日去潇洒一番。所以面前摆的这本书《遍街女富豪》我是没什么兴趣看的...
2001-03-08 -
星星闪烁的时代
记者:《财经》杂志总是能够抓到一些财经热点,报道这些热点问题您会不会感到有压力,引来很多非议? 胡舒立:做新闻的人都有种新闻冲动,只要被报道的事情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我们感觉读者需要知道而我们正好又掌握了相关情况,报道是应当的,只会觉得兴奋。事后的压力和你们所谓的“非议”当然也遇到过,我们一般都要认真想一想,是否有不恰当之处,反正是有则改之。《财经》的读者来信栏目,就是供读者对报道发表不同意见的。即使与我们的报道方针完全不同的意见,是少数人的意见,我们也予以发表。对于没有道理的...
2001-03-08 -
《死去活来》之后
○:您的《死去活来》一书虽然已经出版一年了,但现在仍然还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个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执著的探索精神的女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本书,您觉得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死去活来》一书出版后,常常有一种声音在对我说,上帝是公平的。真诚地付出总能得到回报。这本书获得读者如此厚爱让我常常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动。这本书让我结交了不少的新朋友,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讲。现在来找我想一起做点事情的,全部都是那些与我素不相识的读者朋友。 但这本书确实有些遗憾,最大的遗憾就是这本书的销售。虽...
2001-03-08 -
郁金香的魅力
投资未来就是投资风险,因为未来是很难预知的。如同被充满诱惑的巨大魅力所吸引而孤注一掷,但却不知最终的命运如何。 郁金香曾经魅力无限,多少人曾经为她痴迷而疯狂。大约400年前一个叫卡罗鲁斯·克鲁修斯的植物学家在荷兰一所大学旁种下几丛郁金香花。从未听说也从未见过郁金香花的荷兰人立刻就被它的娇艳迷住,人们疯狂地喜爱上它,很快它便成为荷兰社会的一大宠物,同时一个小型的郁金香花的交易市场开始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越是稀有的花种,价格就越高,其需求也随之飞速上扬。在需求得不到满足...
2001-03-08 -
刊林掠影
《艺术世界》2001年2月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12.00元 《盘点记忆——中国画家人气值报表》应该是本刊最值一读的专题,原因不在于它迎和了人们在某个时段开始或结束时对整合趋势的爱好,而在于它的整合方式:它涉及到的盘点对象有74位(包括重复提到),如罗中立、陈丹青、吴冠中、张培力、方力钧等;盘点人有9位,如范迪安、王明贤、戴锦华、陈嘉映等,既有作家、学者又有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身分的多样与角度的各异便决定了这个盘点远离终极性的可读意义。之后王朔的一大堆话将矛头...
2001-03-08 -
荐书台
《做陶的法国女人》王东子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38.00元 本书作者首先是一个女人,其次是一个致力于陶艺的、有故事的女人。 本书中,作者便以“在这里,艺术是粮食,是菜蔬,是空气,是灵魂”为题,讲述了她在法国看到的数十位制陶的女人的故事。艺术在其中不再是一种可炫耀的技巧,而成为一种空气式的情境,让女人们生长其中,并由此挥发出她们与艺术相遇后的特有气息。 <p align="cent
2001-03-08 -
漂流、言说刘索拉
☆您业已拥有了从文学到音乐领域的多重身分,作曲家、小说家而后是人生表演艺术家,这一切是理性的选择结果,是个性与身处不同情境下的必然遭遇,还是像您惯常使用的一个词语,是命运的“即兴”? ▲即兴。我活着是特即兴,我当时绝对不会知道我今天做的事情,我从没有过理智的设计。 ☆无论是在文学,还是音乐中,您所表现出的叛逆似乎都要比其他同行显得大气。更多的人似乎将叛逆当成了牢骚或哗众取宠,其实,叛逆有着更深的意味,不但有对暴力与不义的抗议,还标志着对媚俗的不合作,而这一切在您的作品中均有所...
2001-03-08 -
一个唯美的杀手
转身看见骑兵 读者心中的写作者和写作者所理解的读者,这是一桩让双方都悲喜交加的事。譬如,《华丽转身》,这本冠着“一个唯美者的电影随笔”的面孔让我这个读者心生愉快,毕竟,这是一个大片和影碟机主宰我们大半壁生活的年代。 以前在那篇谈传记文学的读书笔记里,洁尘的陡峭的文思足以让读者将她没说出来的话无限拉长。而我也发现,在洁尘的笔下,那种突然出现的陡峭不是用来唬人的,而是承载读者的。再看看她那本名叫《艳与寂》的集子,但看名字,就让人回不过神来。她一门心思策动自己的句子向读者进攻,哪怕...
2001-03-08 -
性别:棚车与基石
人们生活中每一天都离不开性别,填表时性别是紧接着姓名的一种身份,然而,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总是忘却一个事实:生活中往往是越熟悉的东西越陌生。国外的一位女性主义心理学家打了一个比方,性别就好像一辆铁路的棚车,人们都知道它叫什么,干什么用的,但谁都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如今的人们面对铺天盖地的国外思潮,或许早已熟悉了“女性主义”(又译“女权主义”)这一现代语汇,尽管一些人对它仍旧不以为然,但实在抵挡不住媒体的冲击波。由于人类与感性和自然贴近的本性,国内女性主义研究最热闹、最引人注目...
2001-03-08 -
90年代女性研究图书选评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鲍晓兰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5月第1版/32开/306页/12.80元 6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者,为世界妇女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该书是中国妇女学学者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论文集,每篇论文围绕不同的专题,追溯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妇女学研究在不同学科的发展。全书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全书主体,收文9篇,分别综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妇女学研究及其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领域里的发展。第二部分介绍女性主义的发...
2001-03-08 -
90年代女性研究图书选评
《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裔昭印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第1版/32开/286页/21.00元 古希腊历史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但是其中的妇女部分被人关注很少,使得人们所了解的古希腊史是一部“残史”。该书“序言”以“妇女无史”开篇,端出了“妇女史写作”的全部意义。全书分六章:第一章通过对古希腊人妇女观演变的追溯,考察了古希腊人重视妇女和歧视妇女两种对立的思想传统,并对不同时期妇女地位的变化作了分析。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通过对雅典和斯巴达妇女地位的个案研究,说明在不...
2001-03-08 -
从常识的裹挟中挣脱
现在来评点女性主义与女性研究也许并不容易:毕竟女性主义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自足的系统,也许只有深研它的人才可以把这个系统的来龙去脉能说个一清二楚。但阅读“性别与中国”这套书,我却由衷地感慨良多。这不仅是因为“性别与中国”这套书自始至终贯穿着自身女性意识的成长,也曾经从这里的许多文章中获得灵感与勇气。而且,在女性主义的众声喧哗中,我想许多如我一样追逐着时髦女性主义理论的人,早就被众多语词搞得稀里糊涂,它却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毫不向任何新鲜出炉的时髦理论妥协,认真而又执着地按照自己...
2001-03-08 -
相关阅读
《身体的女人:另类叙说》屈雅君主编/珠海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18.00元 月经、流产、怀孕——多数女性都会发生的身体体验,构成了女人一生看似隐性却绝对至关重要的经历。尽管,在今天,与女性身体有关的一切用品在商业广告中被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但代代女性的身体所经历的生命故事依然被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遮蔽着。该书由数十位其年龄、成长背景、心态均各不相同的女性执笔,直言袒露了自己所亲历的身体故事,疼痛、直白、敏感,是一些一向在女性的生命中无声无息、自生自灭的经验碎片的汇集。《...
2001-03-08 -
萍水相逢莫萍水错过
□你的这本新书收录了11篇故事,也就是11个人的口述实录。我注意了一下这些口述实录进行的时间:第一篇发生在1998年7月至9月,最后一篇完成的时间是2000年9月6日。那么,该书是你两年来的采访或对话,请谈谈你这两年的采访情况和最终成书的情况? ○我从1995年还不是记者的时候开始做这件事,1997年6月在《北京青年报》开专栏,1998年6月出第一本书。5年中采访过的人远远比在书中收录的人数要多。采访和写作的比例差不多在15到18比1。这本书也一样。因为报纸版面有限,有不少有...
2001-03-08 -
金粉银粉,琐琐屑悄
陈丹燕的这两本书,很热闹,写到了巴黎、纽约、罗马,写到了欧洲的咖啡馆、时刻准备与女士调情的意大利男人、把旅行看作一次放逐与漂泊的酷毙,写到了客厅、修道院、长枝的玫瑰……梦想,奢华,爱情,格调,享受,自在,高贵,等等等等,我的脑子里五彩缤纷,陈丹燕能把万花筒转起来。 不喜欢陈丹燕作品的人,认为她写得琐琐屑屑。而我对她作品有兴趣恰恰是她的琐是她的屑。这两本书,金粉银粉,也是琐琐屑屑的: 褐色的、带着新青春风格的靠背椅,简陋地围着三张桌子。桌上的红色玻璃拉丝花瓶里,插着用了许多日子...
2001-03-08 -
完美的局部
这是一本很漂亮的书。除却典雅又不失现代意味的封面之外,此书的每一页都透出甜蜜而温馨的幸福。页边不是乏味的空白,而是用一道虚线将书名与辑名隔在天涯海角,郁金香、坤包、提篮构成的静物图画偏安于页的上角。不错,你想得不错,加上点色彩,就成了小女生们常用的信笺了。 书的装帧与内容相得益彰。内容分为5辑,分别是“浪漫攻击的内应”、“清茶闲花染衣香”、“江南折子”、“我的留学生活”、“前时尚痕迹”。除了“江南折子”是《南方周末》的“新生活”专栏外,其它散见于各种前卫流行的杂志,有几篇我还...
200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