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业现代物流离我们有多远?
编者按 本报自今年2月13日以来,陆续发表了几篇关于建立书业现代物流体系的文章,引起出版界的关注。月前,出版界前辈王益老召集了一次书业与现代物流座谈会,业内有关资深人士等发表了各自意见。本报在此刊发座谈会发言精要,希望能对我国书业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参加这一讨论。 王益 出版业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任重道远《中国图书商报》在今年2月13日至4月24日期间,关于物流问题陆续发表了好几篇文章,引起了出版界的注意,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出版业的物流工作,将起到推动...
2001-05-29 -
一分为二趋利避害
座谈会的主题是“市场经济和编辑工作”。我先说说市场经济。对市场经济的作用要加以分析。一方面,市场经济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正如十四大报告指出的:“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里讲的“社会主义条件”,其中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国家必须加强管理,以保证市场经济活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2001-05-24 -
我们应该如何做编辑
编者按 4月18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工人出版社联合召开了“市场经济与编辑工作”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工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编辑人的世界》([美]格罗斯主编)一书,对我国出版业转变编辑工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展开了有很价值的讨论,本版刊发刘杲同志的文章和与会者发言的观点精要,供大家参考。 吴道弘(中国版协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关于编辑的角色,书里提到第一个叫“狩猎者”,就是找好的选题、找好的作家组稿等。第二个是“治疗师”,...
2001-05-24 -
大学书店在商业竞争与文化承载之间
编者按 作为特别的社区书店,大学书店在经营定位上既要参与商业竞争,又要承担特殊的文化功能,同时各自都有不同的个性与风格。比如国外的大学书店可以形成百年老店,这是成功的例证。而国内的大学书店,无论是校园内,或者校园外的,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书店究竟应该怎么定位,如何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分析和讨论的问题。 大学作为重要的教育文化社区,以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特殊的人群构成成为重要的文化消费中心。由此,在大学社区内以及大学周边开设的书店具有特别值得关注的意义。 大学书店,本质上应该属...
2001-05-22 -
卖场讲座:图书销售的磁场
编者按 开办讲座的道理并不复杂。它不过是为读者、作者或编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一种近乎快餐式的沟通方式,加快了信息的流动,激发潜在的商流,进而实现销售的目的。 讲座对书店的作用,不在于一时之功,主要体现在书店文化氛围的营造。它通过书店与读者长期的情感联络,发挥文化品牌的塑造功能。而作者或编者则是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介绍、导读,提高读者的关注率,是作者文化价值链的延伸。同时,这又是出版社宣传畅销书的核心促销手段,通过制造热点,掀起销售狂飙。 本版登载的这组文章从出版社、作者和...
2001-05-17 -
华艺社 名人之作成功销售的背后
华艺出版社的《痛并快乐着》一书于去年1月10日出版后,现累计销售量已达到54万册,给低迷的名人图书市场点燃了希望。据该社发行部主任——黎波透露,在去年的3~10月间,华艺出版社曾联合全国各地书店,在20多个城市的大学、书店里组织讲座,由白岩松亲自主讲促销,现场签售量最高记录突破2200本。无疑,作为营销宣传策划的核心手段——卖场讲座对这本书的热销起了重要作用。 主讲人的演讲能力 和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痛并快乐着》一书定位于20岁上下的带有学生气质的那部分阅读群体。实践证明,校...
2001-05-17 -
东宇 开讲惊四座 会员聚八万
东宇书店从1997年开业以来,就针对逐渐扩大的会员群体(目前已有8万),坚持开展免费的文化沙龙活动,而跟踪热点,各具特色的卖场讲座就成为书店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 东宇书店根据文学艺术、经济、时尚生活、外语和计算机等四大类内容设定讲座内容,其中有配合季节性大型文化活动的,如“五一”旅游图书展销期间,邀请中青旅公司举办的“旅游新文化”讲座;4月份计算机图书展销期间,举办的“电脑软件知识”系列讲座。还有反映社会热点的,如“彩票、B股”讲座,辽宁省号称“0001号”著名经纪人陈文成教...
2001-05-17 -
诚品讲堂 台湾文化风向标
谈起“卖场”,常常有一些业内人士提到台湾的诚品书店。于是我们拨通了电话,诚品媒体公关部的曾亚雯女士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关于“诚品讲堂”的故事。 台湾诚品书店的诚品讲堂于1997年10月成立。它以“民间私塾”为基本的建构模式,以“知识的载体,人文的发声”为诉求的基本方向,与各领域学者密切合作,期许将严肃的学术理论,转化为皆能知其所以然的大众知识,为读者提供一个互动的讨论空间。 诚品讲堂的课程内容是以诚品书店经营的重点书区为范围,分“都市·空间与建筑”、“哲学·思...
2001-05-17 -
梁小民 搭张讲台聊新书
我作为曼昆《经济学原理》的译者,曾经在出版社的组织下,到上海、沈阳、成都、重庆、南京、昆明、杭州等十几个城市的书城和大学举办了20来场讲座,对该书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促销作用。上海书城办讲座之前,一天的平均销量大约10套左右(定价:88.00元),讲座当天就销售100套,此后每天的销量也大多保持在30套左右,目前该书销量已突破10万册。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定价:18.00元)一书也是通过讲座这一宣传手段,效果也不错,截止到去年底,已销售到2万册。而克鲁德曼的另一本经济...
2001-05-17 -
印刷术,缘自中国的伟大技艺
编者按 印刷术,起源于古老的中国,流传于世界,它为人类历史的存续和文明之光的传承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它又与人类的文明同步发展而难璨夺目。新世纪的印刷技术自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但谁又能忽视它与过去历史的渊源联系。新世纪印刷的盛会--世界印刷大会在北京召开,或许不过是一个偶然的普通的事件,但如何不能让人联想到某种隐隐的必然呢?新世纪的印刷大会固然要探讨印刷技术在高科技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而在此时,回溯印刷术在它的故乡走过的足迹,自有它意义。那就是,印刷--出版,乃至中国的文化...
2001-05-15 -
活字印刷
中国古代另一项伟大发明,就是活字印刷。据宋代学者沈括的《梦溪笔谈》一书记载,北宋庆历年间(1040-1048年),布衣毕升发明了泥活字版。毕升的发明包括活字的制做,活字的存放、排版、印刷、拆版,还字等完整的工艺过程。这一发明,当时很快地得到传播,制造活字的材料也先后出现了木活字、锡活字和铜活字等。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 对活字版技术作出重大改革的,属元代农学家王祯。元大德元年(1297年),他亲自设计了木活字转轮排字盘,使排字速度提高,还减轻了体力劳动。他使用的按韵...
2001-05-15 -
中国:古代印刷术的摇篮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在历史衍进过程中,先民们创造了诸多伟大的发明,如指南针、火药、造纸和印刷术。特别是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被世人称之为“文明之母”。 印刷术的发明,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它建立在深厚而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基础之上。精湛而古老的文字雕刻技艺、笔墨纸张等工具和材料,都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汉字文化以及它在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形式、各种材料的载体,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文化条件。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留存实物证明...
2001-05-15 -
百年回首话印刷
□中国的民族印刷业自19世纪末开始崛起,百年来的发展几乎成了历次政治变化的缩影。 □自20世纪30年代现代印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中国印刷业在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创,原有的印刷重镇萎缩,格局发生较大变化。 □新中国的成立使印刷业得到全面发展、普及与提高,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布局。 □从活字排版、照相排版到电子排版,中国印刷业在这100年中真正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技术上的革命性飞跃。 编者按 我们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启蒙运动,它使中国渐离渐...
2001-05-15 -
百年回首话印刷
□中国的民族印刷业自19世纪末开始崛起,百年来的发展几乎成了历次政治变化的缩影。 □自20世纪30年代现代印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之后,中国印刷业在抗日战争中遭受重创,原有的印刷重镇萎缩,格局发生较大变化。 □新中国的成立使印刷业得到全面发展、普及与提高,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布局。 □从活字排版、照相排版到电子排版,中国印刷业在这100年中真正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技术上的革命性飞跃。 编者按 我们知道,“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启蒙运动,它使中国渐离渐...
2001-05-15 -
中华书局:时代商机的驭手
编者按 中华书局早年的崛起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说时势造英雄也罢,说陆费逵善于策应也罢,中华书局在1912年的迅速崛起,无疑已成为出版史研究中不得不被关注、不得不被史家反复评说的一个商业奇迹。随着历史的迁移,人们抛开各种意识形态的遮蔽,能从纯商业角度冷静观察这段历史,不难发现陆费逵当年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和商业才干。 本报今年4月5日刊登了出版史学家汪家熔先生的文章《陆费逵:中国教育减负第一人》,引起了出版史研究者们的兴趣,不少读者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华书局早年有关商战、经营及产业构...
2001-05-03 -
各大书局早年商战点滴
中华书局一成立,头号敌人自然是商务,虽然商务在现代教科书的出版上反应已然慢了几拍,但一旦与中华争起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中华要抢市场,不得不打商务。 ■举措一:中华书局成立当年,即在天津、汉口、南昌、广州、杭州、南京、福州7个城市设立了分局或分理处。初时,限于人力财力,分局和分理处与地方上原有书店或士绅合办,后视具体情况或收回自办,或继续维持特约关系。重要城市设立分支局约50多处,分销处1000多家。(参考资料:发源于延安的新华书店到1949年10月,全国共700多处。...
2001-05-03 -
上海、长沙、厦门、西安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调查
编者按 本报前几期曾刊发过企业家、中小学生的阅读状况等专题的调查报告,受到业内人士的注意。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是一个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中国教育报组织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调查,在上海、长沙、厦门和西安四城市进行抽样,通过3000多份问卷,对与中小学教师阅读有关的多方面问题都调查得出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和资料虽然不是从出版的角度着眼设计的,但对于出版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鉴于此,本期特全文刊发该报告,希望业内人士能够从中发现线索,觅到商机,并进而能开发培育中小学...
2001-05-01 -
探明需求创造市场
教育是一块大市场,这个市场也是可以细分的,既可按科目分类,也可按读者人群细分。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开发学生市场,相对忽视了教师市场,后者的开发不足,原因之一是对教师人群的阅读需不甚了了。2000年10月,中国教育报通过选取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的上海、长沙、厦门、西安四城市作为对象,对中小学教师的阅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4月中旬,调查结果公布。此后,并陆续发表了系列文章,对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报道。 作为首次全国中小学教师阅读状况调查,其数据结果所显示的出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它...
2001-05-01 -
巢峰出版语录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精神就是灵魂。失去灵魂,必将失去一切。办出版、编辞书也不例外。 1989年3月15日,在《辞海》(1989年版)即将问世之际,江泽民同志欣然命笔为《辞海》题词:“发扬一丝不苟、字斟句酌、作风严谨的《辞海》精神,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而努力。”他把编纂《辞海》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概括为《辞海》精神,并把这一精神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密切联系起来,予以肯定和提倡。这对从事《辞海》编纂的人员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对任何辞书、工具书的编纂,甚至整个出版...
2001-04-26 -
巢峰同志的文章好读
在十多年来的出版理论研究逐步展开的进程中,巢峰同志是走在前列的。巢峰同志的文章好读,观点明确,道理清楚,有些地方颇见锋芒。我喜欢这样的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有这么几点:第一,理论性。本书对一些重要问题,有些是有争议或者有歧义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有独到之处。第二,实践性。本书的理论研究都从实践经验出发,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同时又是有的放矢,处处着眼于指导和推动实践。第三,前瞻性。本书对一些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在时间上是比较早的,它表明了作者对实际生活的敏锐感受和深刻...
200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