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社出版信息化应该先走一步
文宏武 “专业出版社加强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 目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企业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重塑管理流程、提高经营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一环。 信息化建设对于出版社来说,不仅可以改进内部管理、提高经营决策质量,还为出版社提供了更加高效的流程,出版社可以在更广泛范围内开发、利用资源。如由于电子传输文本和图片的便捷性,出版社可以将编辑和设计工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外包,尤其向人力资源成本低廉的地区倾斜;编辑...
2005-01-07 -
国内市场依然是竞争重点
李家强 “书业在品牌与潮流的结合中发展壮大。” 未来十年中国出版业会逐渐走向成熟,出版格局会更加清晰。规模较大的出版社发展空间会更大,较小的出版社专业性更加明鲜,并伴随产生一批有特色、在某一领域有生命力的出版社。另外,依靠各自产品特色的行业分工会逐渐形成,教育类、大众类、学术/专业类三种出版社的区分越来越明确。 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产业的改变将更加明显。电子出版物的市场需求会增加。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各种图书馆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学校图书馆、社区图书馆都不断建立扩充。但是每...
2005-01-07 -
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资源整合
汪继祥 “未来十年是我国专业出版发展的重要阶段。” 十年来我国专业出版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在全国出版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国内一家专业类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在十年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经营规模从1995年的6500多万元发展到2004年的10.8亿元,实力大为增强,品牌有所提升,国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在现行体制下,科学出版社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阶段。 国际上通行的专业出版集团是以科学、技术、医学、教育为...
2005-01-07 -
真正的专业社将主导市场
陆银道 “过去十年是出版界不断学习、掌握出版规律的十年,出版界正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 专业出版在国内会长久存在,真正的专业出版社空间很大。 以医学出版为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医疗水平会有很大发展。目前我国医生、护士人数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非常小。比如护士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三。而在国外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150名护士。再比如,目前国内通过执业药师考核的有七八万人,实际市场容量则在100万人左右。可以说,未来十年,医药行业从业人员会有较大增长。这样,医学出...
2005-01-07 -
专业社更适合内涵式发展
赵济清 “出版业的提速已是大势所趋。”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出版业在从规模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移的进程中发展。出版者的内容生产而言,人们从追逐机会变成创造机会,出版业的提速已是大势所趋。 未来,专业出版社还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的发展机会。专业出版要拒绝同质化的重复,市场要求专业出版要有自己的主张;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关键是专业社要定好自己的出版定位;根据市场、自己的优势和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最后要定出自己的优势。 专业出版社更适合去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平面...
2005-01-07 -
法律出版大步走向数字化
贾京平 “我国法律图书市场的市场份额会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 目前,法律出版的数字化和向信息服务商转型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我们也在朝这个方向尝试去做。 与法律应用有关的资源非常适合生产为数字化产品,因为法律的条文和案例浩如烟海,不断处于变化中,专业人员不得不通过多种渠道来找这些信息。国际上的法律专业出版社都走了从做图书到书与活页兼做,再到增加数据库的道路。 现在美国的在线法律数据库市场,就只有两家企业的产品在卖。一家是西方出版集团的数据库,一家是Lxnecksise的综合数据...
2005-01-07 -
科技出版大有可为
俸培宗 “做书难,卖书更难!” 科技出版,简言之,即为科学与技术读物的出版,属于专业出版领域。科技出版拥有广阔天地。 首先,科技出版的性质和作用决定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科技出版不仅是出版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科教兴国是我国的重要国策。科技出版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具有三方面的作用:积累传播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引进和输出先进科技成果。以上方面决定了科技出版在科教兴国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科技出版的自身特点与商业模式决定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从...
2005-01-07 -
专心做好专业财经教育出版
方红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做专做精,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争做专业财经教育市场的分子而不是分母。 我们社的出版重点是财经教育图书,可以算是一种专业教育出版。从专业教育出版这方面来说,不仅是专业社,很多综合性出版社也引进了财经教育图书的产品线,比如机械工业、清华大学、人民邮电、电子工业、华夏等出版社。从整个出版趋势来看,进入该领域的出版社是越来越多的,因此竞争也将非常激烈。专业财经教育图书是一个小众出版的概念,因此竞争激烈以后必定会带来很多问题。而只有那些做得专且精,有自...
2005-01-07 -
高校教材出版前景乐观
王海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我们将很大的力量投入到高校教材出版方面:一方面将原本有优势、有特色的教材继续提升,通过内容更新、市场推广和终端客户服务来搞好品牌维护。另一方面,也在高职高专教材出版方面加大了投入。 在教育出版领域,出版社有三种出版思路:一是教材的开发,尤其是处于新一轮教改过程中,有实力的大学社和教育社都将目标放在开发成规模的教材上面;二是出版教学参考、教辅书;三是做准教育出版、出版普及型教育读物,即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性质读物,学术型著作也包括在内。大连理工大学...
2005-01-07 -
顺势而动 打造精品
王宇鸿(山西教育出版社社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专、特、新、精”的追求,那么无论是转制,还是其他政策的变化,都只会给我们带来动力和机遇,而不会阻碍我们的发展。 又到年终总结的时候。2004年,教育出版面临着二十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在一片唏嘘叹息中,我们山西教育出版社逆水行舟,经过艰苦的努力,各项经济指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教育出版整体格局呈现萎缩、分化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感到欣慰,感到振奋。 就教育出版而言,如何应对教育改革乃是当务之急。从减负、限价,到新课标教材的...
2005-01-07 -
教育出版将最终进入薄利阶段
骆丹(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出版将经历一段无序竞争并最终进入薄利阶段。能否较好地走过这段转型期,是出版社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教育出版板块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对教育出版态势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教育政策、图书出版发行格局和出版体制改革。新课标理念、考试改革、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等影响教育出版物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一费制”影响教育出版物的销售模式。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使文教读物的发行主体多元化,发行格局反过来又影响出版格局;出版体制改革使得所有出版社都更加重...
2005-01-07 -
应对数字化、国际化、全球化的挑战
刘志鹏(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我们一直在强调几个转变,也就是从国营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从传统的教材出版商向教学资源内容提供商转变,从执行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转变。 目前,从国际上来讲,高等教育出版有几个重要的趋势值得注意。一是全球泛化趋势,高等教育出版商在全球拓展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二是数字化趋势,除了内容载体数字化,服务手段、管理手段也在快速信息化,顶级的高等教育出版商都在致力于建设辅导网站、在线评估系统等数字化教育和数字化...
2005-01-07 -
积极应对教育政策的变化
朱杰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教育出版受教育政策的影响太大,教育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带来出版领域的重大变化。但教育出版的前景是明朗的,发展空间也很大,关键问题是要有好的、对路的产品推出。 从现在来看,应该说教育出版社的发展在整个出版业中间属于发展态势良好的部分,但是也有一些做教育出版的出版社在走下坡路。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出版受教育政策的影响太大,教育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带来出版领域的重大变化。面对这种变化,出版社应该事先做好准备,消极应付只能让自己的发展受到限制。 在...
2005-01-07 -
2000万与13亿
李朋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外研社的大学英语教材每年售后服务要投入2000万,看上去投资很大,实际上我们在借此做外研社的品牌,让这三个字牢牢抓住读者和客户。你的影响无处不在的时候,你就有了自己的稳定的市场。 总体来说,如今的国际出版业,有三大趋势:第一,由分散化向集团化、垄断化发展的趋势。第二,大众出版向教育出版转移的发展趋势。第三,是传统的出版在逐渐向现代的出版转移的趋势。 我想重点谈谈第二种趋势。在全球,教育人口众多,有10亿学生和5000万教师,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
2005-01-07 -
专业外语教育出版大有可为
庄智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外语教育图书出版板块虽然比较混杂,但是只有那些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图书品种才能笑到最后。 我社是专业的外语教育类图书出版社,最近几年的发展态势良好,一个很重要的成绩是把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的一条龙英语教材编写完成,其中也包括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教材,基本上是一个主编统筹到底,较好地贯彻了教育部在教材建设上的一条龙理论与实践,解决了英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衔接的问题。在其它语种教材建设上,外教社也已经从专业、学科的角度上布局到位,正在和即将出版另外十...
2005-01-07 -
教育图书出版之我见
贾国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不管未来的出版格局与图书市场会有多大的变化和动荡,师范大学出版社都会有不容质疑的发展潜能。 随着中小学新课标教材的使用,随着大学自主招生的逐渐推开,教辅图书市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认为5~10年目前这种教辅图书就会退出图书市场,以另一种面孔呈现在广大中小学生面前。 中小学教材的多版本使用,已经彻底打破了一套书统天下的现象,教辅类图书随着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必须作出调整, 但是这种跟进是需要加大几倍的投入资本,需要具有站在教改前沿的敏锐的意识,需要突...
2005-01-07 -
既要适应要求又要引领潮流
贺耀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我们要抓好以下三点工作:一是以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契机,“做强、做大、做长”高校出版;二是深入研究和仔细分析我国教材市场的发展趋势,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三是坚持“走出去战略”,推动高校出版社的发展。 今后的一二十年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繁重,高校出版社既要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又要引领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潮流。出版社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通过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产品...
2005-01-07 -
北师大社可以打到85分
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2004年我们的图书产品结构成功实现转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在对外交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如下因素:一是构成产业要素的质量;二是产业本身的市场容量;三是产业的体制和机制;四是与产业相关的技术和政策环境。 目前出版社的发展有很好的社会环境:比如社会文化、教育政策、出版政策等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近两年的发展态势是不错的:首先是图书产品结构实现成功转型;其次是出版社经济规模...
2005-01-07 -
I 商报十年
商报十年,不是孤独者的且行且歌。商报有幸与无数与商报因缘际会的人们一起前行,一起歌唱,一起见证并继续见证这个中国书业风云激荡的年代。商报十年不止是商报人自己的节日,她是一切与商报关联的人们把酒临风、互诉衷肠的机会。 我们邀来出版界高层领导、十年来未敢须臾忘记的我们的恩公、我们的知音、我们全球各地的同道,与我们一起点燃生日蜡烛,让欢喜的泪水恣意流淌。 回首往事是必要的。往事中沉淀着苦难和激情。串联起无数的脚印,就能顺延出未来的路径。此刻的商报人愿意在飞扬的灵性与理性的深思中寻找...
2005-01-07 -
专家学者祝贺本报创刊10周年
上海辞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辞海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巢峰贺信 中国图书商报是中国出版园中的一棵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出版人、读书人的知心朋友。它发出的光和热,使中国出版业焕发出蒸蒸日上的生气。“十年磨一剑”,一个新的报业品牌在中国出版界中成长壮大起来了! 谨此祝贺 中国图书商报十年大庆。 巢峰 2004.12 北师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专家浦漫汀贺词中国图书商报是出版人的良师益友,读书人的良师益友,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它影响深广,意义重大,在文化史上,堪称年轻而又前程广阔...
200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