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刊是设计出来的
编者按 期刊以深度报道见长,不以时效性取胜,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期刊报道的是“旧闻”。那么,怎样才能让读者心甘情愿,甚至兴趣盎然地玩味“别人嚼馍”,就在于编辑策划巧妙地运用光、影、文字、版式等平面手段,吸引读者的目光,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而这过程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过程。 “好刊是设计出来的”理论,早已被国外期刊广泛核同,并且熟读运用。而这一概念被我国期刊接理解、接受、运用,则是近10年的事情。我们做这么一个报道旨在探究我国期刊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它的发展走向,...
2001-11-01 -
营造21世纪的好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业获得巨大发展。虽然缺乏可靠的统计数字,目前中国传媒业的年总收入应该已在千亿人民币以上,从而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可以说,中国传媒业近年来发展的最大特色,就是在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 然而,在中国传媒业(特别是报纸与电视)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期刊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却明显滞后,发展潜力尚待进一步发掘。 期刊出版业是当前 中国传媒业的薄弱环节 在当今全球传媒业中,期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绝大多数日报一般都仅...
2001-11-01 -
让刊物与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靠得更紧
西方一位儿童文学家说得好:“我们都曾经是儿童。”这句话道出了隐秘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生命感悟,当童年时光早已逝去,我们对于美好童年的追忆何曾停止过?当步入成年,有幸获得与孩子们平等对话的机会,我们难道不为再次贪图到曾经拥有的快乐童年而感动吗? 这平等对话的桥梁于我们而言,就是摆放在案头的《儿童故事画报》。作为一份创刊30多年的杂志,它算得上是孩子们的“大朋友”了。它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几易刊名,也不断地调整内容和形式,但有一点即是始终不变的:为少年儿童提供高品位的、充满趣味的阅读...
2001-11-01 -
江苏省百家期刊赴京参加“中国期刊展”打地方牌 赢全国利
本报讯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日前携108种精品期刊进京参加中国期刊展。 多年来,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在期刊治理、评估、培训、研讨、审读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从1995年起,江苏每两年进行一次期刊定级和评优活动。通过评估、评比,逐渐形成创建品牌期刊的机制,在全省期刊界初步形成了争创优秀品牌的良好氛围;自1996年以来,按照出版业的岗位规范和培训要求,省局连续5年开办了社科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提高了办刊队伍的素质;另外,全省日前已建立起省、市、刊社三级审读网络和审读员...
2001-11-01 -
我们的版面精彩回放
一月时尚·青春 我们的时尚,殊途同归 北《瑞丽》用罗佳的话来概括,目前《瑞丽》的风格就是:华美的东方生活情调,成功的生命轨迹,灯火阑珊的商业气氛。 《瑞丽》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独辟蹊径的发行模式。目前,《瑞丽》家族的5种品牌都有自己各自不同的读者定位。其中,《瑞丽服饰美容》以18至25岁各阶层女性为对象;《瑞丽可爱先锋》以16至21岁的都市青春女性为对象,《瑞丽伊人风尚》则以25至30岁的成熟职业女性为读者目标,创刊不久的《漂亮辛迪》专为时尚女孩...
2001-11-01 -
一个理论预谋的长线成长
很难说,我们的期刊报道不是一个预谋的结果,尽管最初,这个预谋不过是理论上的一个设想——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缺陷,对这个版块的未来我们是无法在最初的时候对它作出更多的期待和预测的。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和努力,我们的期刊报道已初具规模,并以其良好的势头在业内赢得一定声誉。 必须承认,这个版块的最终确立的确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强调这个版块的报道是一个预谋的结果的同时,又在前面加上“很难说”三个字的原因。事实上,关于期刊的报道是在3、4月份以后才...
2001-11-01 -
传媒集团中的杂志出版
《大众机械师》(PopularMechanics)杂志封面 赫斯特公司是美国传媒业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公司,其创始人威廉·赫斯特以黄色新闻著称。1951年赫斯特死后,其子小赫斯特继承父业。到目前为止,赫斯特集团仍然是一家家族控制的私营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有线电视节目制作、杂志发行、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以及网络媒体。赫斯特公司在美国拥有12份日报、18份周报。ESPN是赫斯特公司的主要电视品牌。该集团2000年度的销售额为2...
2001-11-01 -
杂志出版是刺激而富有挑战性的行当
赫斯特杂志国际出版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治·格林简介 乔治·格林(GeorgeJ.Green)于1989年赫斯特公司(TheHearstCorporation)成立国际业务分公司——赫斯特杂志国际出版公司(HearstMagazinesInternational)之初就当选该分公司的总裁。他还同时担任赫斯特杂志出版公司的执行副总裁、赫斯特公司副总裁等要职。作为赫斯特杂志国际出版公司的总裁,他负责赫斯特公司大约100种杂志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授权出版...
2001-11-01 -
发行精英营销揭秘
编者按 一年一届的杂志发行奖评选活动吸引了众多杂志纷纷闯入,其非凡的发行业绩足以让评委们眼花缭乱。然而评选的标准丝毫未变,就是看这些杂志发行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有效而且卓越的发行策略,并将发行量逐步推升到甚至使之超过预期的水平。在此,我们编译了他们的资料,对获得金银奖的商业类和消费类杂志(分别根据各类期刊发行量级别不同和新刊创刊的发行业绩设立金银奖)的发行拓展历程加以阐述(其中省略了网络使用奖),希望对国内期刊的发行业给以借鉴。(注:因有些获奖杂志的发行策略有重复或不十分明朗,我...
2001-11-01 -
英美期刊仍是最具影响力的传媒之一
提要据统计,1999年,全球期刊出版品种超过7.6万种,而在世界10大期刊出版国排名当中,美国和英国分列第一和第二。近年来,英美期刊出版品种呈稳步上升态势。与此同时,期刊的发行渠道也更加多样化,并逐步形成了以征订为主、零售为辅,多种零售渠道并存的发行格局。 1999年,全球期刊种数超过76000种,其中消费者期刊种数超过33000种(约占期刊品种总数的43.4%),商业期刊种数超过42000种(约占期刊总数的56.6%)。从出版品种来看,在全球10个出版品种最多的国家排名中,...
2001-11-01 -
思想的脚步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争论更多地牵涉到价值的选择和立论,更多一些人文科学性;那么20世纪90年代所讨论的问题更富有技术性和操作性,更多一些社会科学性。比如在80年代,问题主要表现为“要不要市场化”、“要不要全球化”和“要不要宪政化”等;而在90年代,这些问题就转变成“怎样市场化”、“怎样全球化”、“怎样宪政化”等。求解之道也因此更显得具体、复杂、琐碎和枯燥。在技术化的时代,思想建设的方向大抵已经确定,不可逆转;人类文化的积累和演进也往往最能体现在这种建设工作上,但建设性的思...
2001-11-01 -
当杂志熟了的时候
人们在一起交流阅读期刊的感受时都会共同认为,那些被人手不释卷地捧着的,那些被人传阅的人以至于翻成面目全非的刊物是好刊物,文中的许多刊物都是被人这样翻来翻去,并成为大刊名刊的——知本阵线 奴隶和封建社会,是“官本”时代,有权即有了一切;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时代,有钱便可以更有钱;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则更加崇尚知识,进入“知本”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便拥有世界。 知识类期刊曾在70年代末新时期以来异常受欢迎,人们至今还记得那会儿书店排长队,图书馆阅览室占座的情景。《百科知识》、《知...
2001-11-01 -
当年风光依稀影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作家编辑文学杂志的盛况而今不再,我们现在追忆当年文坛名作家造就好杂志、好杂志培养名作家的动人情景,难免有“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惋惜之感,怀旧之思。 “一刀一尺三支笔,批抹时文到日斜。如此生涯马纯上,为人作嫁我丧吾。”这首七绝是著名“新感觉派”小说家施蛰存三十年代主编《现代》杂志时的自况,形象地道出了当年文学编辑人的案牍辛劳。其实,何止是施蛰存,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化人中,作家、学者和编辑家三位一体的大有人在,作家编刊物可说比比皆是,特别是名作家、大...
2001-11-01 -
天涯咫尺间
《天涯》杂志大事记 1996年,《天涯》杂志改 版,韩少功任社长,蒋子丹任主编。“作家立场”、“民间语文”等栏目的设置,“大文学”、“杂文学”观念的确立,打破传统文学刊物的局限。被有关学者称为天涯模式。 1997年,深圳平面设计师韩家英为《天涯》设计新的系列封面,该设计多次获国际大奖。年底,《天涯》推出关于“现代性”的讨论。 1998年,增加“特别报导”栏目。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罗布格里耶造访《天涯》。 1999年,第一期以“中国社会思想的分化”为总标题,推出汪晖等人的文章,...
2001-11-01 -
十年的觉悟
《美文》杂志大事记 1992年9月创刊,贾平凹提出大散文创作观念。 1993年,邀请铁凝、范小青等小说家和诗人,笔谈“散文与小说和诗歌的界限”。 1994年,推出“地域散文作品专辑”。1995年,推出“台港及海外作家散文专辑”。1998年,推出“九十年代散文写作调查”。 1999年,深入大散文创作概念,提出“让散文行动起来”,倡导作家走出书斋,走出个人内心,融入社会生活;《美文》杂志由48页扩为80页,有计划地刊登近万字的长篇散文。 2000年,筹办《美文》杂志半月刊。11月...
2001-11-01 -
精彩点击
《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12.00元该刊为“国内第一本人文旅游杂志”,引导、陪伴读者逛山,看海,回归自然,品味民间。一位读者对该刊的重点栏目如数家珍:“最喜欢‘自游天下行’让我‘自在随心,经济实惠而又安全方便’,提供实用的资讯和旅游知识,又不同于一般的景点和线路的介绍,不仅有风景、文字,还有特制的地图、示意图,更有包括交通、食宿、出行预算、安全状况等贴近的‘民间提示’,让人觉得特别亲切”。《生活资讯》中国青年杂志主办/10.00元 该刊号称“最敏锐的城市潮流生活手...
2001-11-01 -
白领丽刊批判
那些印在高档铜版纸上的绚烂文图掩不住思想的苍白空洞,趣味的单一扁平,骨子里的虚荣浮华,“白领丽刊”,美丽的不该仅仅是外表—— 1988年,《ELLE—世界时装之苑》创刊,中国大陆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白领期刊。此后的若干年,《时尚》《瑞丽》等相继创刊并分别迅速有了四五种子刊。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种种用铜版纸印刷、彩色的、针对都市男女、价格相对不菲的白领期刊开始铺天盖地,许多原来非同此类的刊物也纷纷向其靠拢,改头换面;原来定位相仿的,也开始弃旧图新,增印张,起书脊,换高档纸...
2001-11-01 -
女人·《创意》我都爱
《创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8.00元(1999年1月创刊) 《创意》每期封面都是一张男人的面孔:刚劲有力、酷,标示了它的读者定位。这本由上海美术出版社编辑的杂志,首先吸引人的是国内一流的版式装帧,即使没什么内容,也能让人拿在手里摩挲再三,就像在街头看到一个美人,尽管不知道她品格内涵,仍止不住赞赏的目光。 这样一本杂志,又有丰富厚实的内容,其诱惑力可想而知。 男女之别,当然由性来定义的,《创意》免不了与此有关的话题,譬如《男性立场》与《女性观点》就是从不同视角来讨论性别...
2001-11-01 -
镜中的偶像就是我
与日本同行合作的《瑞丽》(Ray)杂志面世以来,作为服饰美容领域的商业期刊,在短短的几年里,后来居上,创立了一个颇具市场号召力的“瑞丽”品牌——以《瑞丽服饰美容》为母体相继推出了两种“副刊”《瑞丽可爱先锋》和《瑞丽伊人风尚》,成为“中国第一本全方位引领服饰美容时尚潮流的实用型豪华期刊”——从QawaiiGirl(QG)到OfficeLady(OL),成功地培育了数十万堪称风格化的忠实拥趸。 模范女人的美丽习性 从栗原小卷到中野良子到山口百惠到酒井法子、藤原纪香、常盘贵子……纯...
2001-11-01 -
“收获”的滋味
有时候我会奇怪自己怎么会开始写作。专业学的是经济,第一份工作在金融机构。根底的经历和文学一点关系也没有。1998年开始上网之前,不写超过1000字的文章,除了工作报告。开始出书,也是因为读者的热烈推动鼓舞了出版商。所以不应该算是一个纯粹的文学青年。 所以也就几乎不看文学期刊。热衷阅读,但只限于书籍。 稍有点印象的,应该是《台港文学选刊》。现在已经不看了,也不知道有没有依然在出。但年少的时候有过零星的购买,因里面常出现风格锐利的作家。七等生,黄碧云,苏伟贞,白先勇,李昂,龙应台...
20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