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几度挽狂澜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1898,3,5~1976,1,8)百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中,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每当革命迷失方向,处于极大危难关头,总是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种胆识和勇气,才是前无古人的。 我是1937年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时,才有幸瞻仰这位巨人的风采。当时南开有个好传统,即每星期举行纪念周,请陪都名人报告时事。记得第一位便是恩来同志,其后还有邹韬奋、王寅生、冯玉样、马寅初、朱偰等人。是张伯苓老校长把恩来同志领上讲台,向几千师生介绍说:“恩...
1998-03-13 -
出版社转型新景观“学院派”进入发行部
“干不了别的,那你就去干发行吧”。这种观念在出版社一度几乎是无需求证的公理。然而这个说法已越来越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了。一些高学历的读书人开始慢慢进入发行这块领地“干不了别的,那你就去干发行吧。”这种观念在出版社一度几乎是无需求证的公理。然而这个说法已越来越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了。一些高学历的读书人开始慢慢进入发行这块领地。例如:北大出版社发行部主任李东(硕士);三联书店发行部主任王明春(硕士);甘肃人民出版社发行部李鹏(硕士)、还有一些出版社重新调兵布阵,将原来的编辑部主任、副...
1998-03-13 -
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对出版发行工作的关怀
□1937年,周恩来同志担任了中央党报委员会委员,参与对宣传、出版、发行工作的领导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周恩来同志多次组织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等革命书店的一些同志去延安 □1950年10月28日,周恩来同志签署《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 □1950年12月21日,周恩来同志为出版工作题词:“动努力于人民出版事业,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58年4月24日,周恩来同志到河南陕县新华书店大营门市部视察□1971年3月15日至7月22日,周恩来同志亲自筹划召开全...
1998-03-06 -
给读者一份好心情
枣强:别出心裁打出服务牌 走进河北省枣强县新华书店的店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镶嵌在铝合金框架里的彩色导购图和文明牌。导购图上,图书分类、陈列位置一目了然,文明牌上,“背包太重,存吧!站着太累,坐吧!买着太贵,抄吧!手弄脏了,洗吧!您有想法,提吧!”几行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 枣强县是一个仅有30万人口的小县,读者对象绝大部分是农民。为了更好地着眼于实际做好发行工作,县店不断更新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1997年他们投资13万元装修了门市,调整了布局,换上了新式书...
1998-03-06 -
中国书业:挡不住的诱惑
■本文提要 ■从今年订货会的数据看,订货码洋前10名的出版社,全归北京。订货码洋前90名的出版单位中,北京占了57家。检视这张名单,发现有实力的出版社,大多在其中。 ■历史上,中国的出版就是两个中心。但从这次订货会和日常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两个中心已经带出性格迥然不同的两大块天地:以北京为主连带东北华北的北中心,和以上海为主连带华东及华中南地区的南中心。北中心大于南中心,北强多于南强。 ■这次订货会订货码洋前10名的出版社中,署直社就有4个。百年老社商务印书馆的订货码洋高达1....
1998-02-20 -
黑的和白的
哲夫个子不高,却是英俊的人。几年不见,发福了,肚子鼓起来了,却依旧是英俊的人。浓眉毛,大眼睛,双眼皮儿,白。年前,他看中的出版社看中了他,给他出了一套文集,十卷,厚墩墩的,摞起来足有一尺。书很漂亮,纸也好,格式又华丽,令同行慕煞也妒煞了。封面的照片不大,扉页的照片不小,他在那里深沉地朝外看着,不经意地提供了英俊的证据,说明我夸他不是客气,是真的。他的书各大新华书店有售,谁若不信,跑去看看好了。一激动掏钱抱回家去,那就更好了。封面上的哲夫已经哧哧地笑出了声音。诸位听见了么?你若...
1998-02-20 -
重读韬奋
□但知凭理性为南针,以正义为灯塔 □论人论事,一以正义为依归,正义所在,全力以赴 □把铺盖卷搬到办公公室里去通过韬奋的职业生活可以逼近那些与当代出版业发展相关的原点式命题 本文提要: ■韬奋的办刊主张十分鲜明,坚持“彻底的大众立场”,他以走进读者心灵为大快乐,努力缩短编读距离 ■韬奋于办刊多有研究,坚持“寓修养于娱乐之中”,“让读者无意中获得深刻的印象”。为此,他力主创新 ■韬奋的经营战略有两大特点,一是坚持以社会效益带动商业积累,以无形资产启动有形资产的扩充;二是坚持“以...
1998-02-13 -
虎年书简
1998年1月27日是作家萧乾米寿(八十八岁)吉辰。那天虽是牛年除夕,我估计北京医院里也会出现花篮锦簇、贺客(包括中央首长)盈门局面。我请女儿于25日下午送去祝寿贺信,交换各自的近况。没想到萧老挥笔写给我一封热情的复信: 家钦兄,新年好! 令媛过访,敬悉近况,甚慰。 看了兄的主要译著,甚为感动。兄之勤奋毅力及著译才能,真是惊人。佩极。惟盼兄务必注意身体,万勿过劳。暇时听听音乐,看看画册,与小辈多聊聊为好。弟状况稳定。因家中温度不够,所以一时不出院。弟也尽量少做工作。有洁若在此...
1998-02-13 -
中国书业竞争时代全面来临
□重要数据提要 ■调查表明,书业单位97年销售增长的占81%,基本持平的占11%,只有8家表示销售滑落。其中出版社普遍好于发行单位。 ■调查还显示,97年读者平均购买力未见提高,团体销售量下降,市场需求总体不振。同时,市场竞争全面升级,几乎扩大到书业的每一个层面。 ■97年销售增长的外部因素逐渐淡化,增长的潜力更多地来自书业内部的调整及经营方式的变革。 ■近61%的调查对象认为’98年读者购买力及市场需求难有回升。 ■已有迹象表明,98年出版社之间的选题战、宣传战将硝烟浓浓。...
1998-02-06 -
发行两强登上“科技快车”
新年伊始,“全国出版物发物信息网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书业的科技含量上升到一个新水平。这一信息“高速公路”要具有生命力,更好地发挥其效益,取决于有更多的网员“上路”,取决于构架这一网络的新华书店系统对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提高。日前,记者走访了山东、江苏两省部分新华书店,这两个名列前茅的全国发行大省应用新华书店总店和北京中启计算机公司联合开发的“书店销货店业务管理与零售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取得初步成功,为全国新华书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山东将成立新华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省店...
1998-02-06 -
孙侠——唱着爱情的歌谣
在冬天一个寒冷的春天 女孩儿落地时叮铛乱响…… 这是孙侠在其诗《我是铃铛》中描述她来到人间的情景。孙侠小时候,活泼天真、好动,父母便赐他铃铛叫着,后来她涂鸦弄文,也该有个文名以示读者,可她想来想去“还是简单些好”,于是援引小名铃铛作了笔名。 这笔名其实很响亮,叫着很开心,蛮有童贞的味道,也切合她童年喜好文学的梦境。 她15岁考入黑龙江石油学院,本是位出色的石油工程师,因在幻想年龄,亲近文学,常与文学名著作伴,读来颇觉心境畅快,也时日遐思顿飞,渐渐悟性突兀,便起笔于诗,不经意见...
1998-02-06 -
我国将建立全国性的反盗版联盟
本报讯(记者莱茵) 1月19日,全国版权局长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版权局局长于友先主持了会议,国家版权局副局长沈仁干在会上讲话。 在此之前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于友先即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版权工作的要求和任务,把版权管理提高到了为我国知识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高度。 沈仁干在讲话中说,1997年的版权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新进展。著作权法的修改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修订稿草案已报国务院;各级版权管理机关执法力度明显加强,行政执法和版权管理日益规范;许多地区防盗打盗...
1998-01-23 -
畅销书1997:三大记录八项关注
评估1997年的全国畅销书,坦率地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不过,就总体印象而言,如果是自己和自己比,如果是现在和几年前比,1997年的畅销书可以说仍在继续成长之中。鉴于用精确的市场量化统计精确报告1997年的畅销书出版目前几无可能,因而,根据有限的资讯和不完备的调查完成的本文,只能算是1997年中国畅销书的一份备忘录。 〔记录一〕 1997年,中国畅销书单本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日子》印行87万册、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凭海临风》印行40万册、上海人民出版...
1998-01-16 -
1997十大出版现象
马桥现象 1997年的马桥现象起始于1996年末的“马桥风波”。马桥风波的是非、恩怨、纠缠等等不说,它给出版人带来的灵感、市场效应和经济利益,确是事实。 1996年底,无法预知马桥风波的作家在出版社依照出版计划推出《韩少功自选集》(4卷本),其中收有韩的新作《马桥词典》。随后,马桥风波骤起。《马桥词典》及收有《马桥词典》的《韩少功自选集》一并热销。 马桥风波愈演愈烈,花城出版社所辖《花城》杂志、武汉综合性杂志《今日名流》均对外宣称将临时抽版全文刊登《哈扎尔辞典》,上海译文出版...
1998-01-09 -
陕西一般图书发行多条腿走路
本报讯(记者 李罡) 近日,陕西省新华书店制定了《陕西省新华书店一般图书发行考核奖励办法》。陕西省店推进一般图书发行战略转移的具体思路是:1.在一般图书发行中引入市场机制,有长远观点,要培育市场。2摆正教材发行和一般图书发行的关系。使教材发行和一般图书发行两个轮子跑得一样快。3.牢牢占领农村一般图书发行市场,扩大销售。4.成立全省图书发行集团后,在一般图书发行上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联合培育市场,开发市场。对教材发行和一般图书发行省店将分别进行经营管理。一般图书发行完全纳人...
1998-01-09 -
股份制改造的五点启示
1995年我们张家口新华书店为了拓宽经营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市场调查和论证,以营销电子出版物、计算机、多媒体产品,开发计算机技术为契机,实行了试点公司制改造,依法组建了新华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运行一年,公司总收入100多万元,盈利1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 顺应改革的趋势,1997年我们又以改造旧门市为契机,大胆地提出切块改制,分步推进,以点向面,逐步完成整体改制的设想,力争用二至三年的时间,建立起若干个子公司,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
1998-01-09 -
中国出版发展战略举要
在考虑我国出版业发展战略时,应把调整和优化出版结构作为突破口,以其带动出版社组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多出双效书的机制 要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出版业的差距,就得加快音带、像带、电子出版物的发展步伐,最终向电子蹬软件、影视业延伸 出版单位要大、中、小多种规模并存,不可一轰而上搞大集团、大公司。在集约化进程中,应本着先机制、后体制的顺序,水到渠成,建立超级出版单位就很容易了 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种出版资源、两个出版市场,通过出版物的交流,打破文化商品国际贸易上西方大国一霸天下的局面,...
1998-01-09 -
本报评出’97中国书业十大新闻人物
杨德炎: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党的十五大代表 当年揣着上海外语学院德语专业的毕业证走进商务印书馆的大门时,杨德炎不知道这是一个误会,商务需要的是法语人才。这一误会竟有了杨德炎与商务的一段姻缘。后来,杨德炎接棒我国最大最老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当过外交官总是笑眯眯的杨德炎在庆祝商务创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温文尔雅的他在商务雷厉风行地搞起了改革。他说把商务的书送到读者手中,就是对商务最好的纪念。 汪顺安;深圳市店总经理,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 1997...
1998-01-09 -
1997十大新锐作者
如果说,1997年依旧是版权引进异常活跃的一年、这样的判断大致不错。那么,很多出版人关于原创出版资源的忧虑即由此而生。而说到“原创出版资源”,其核心的核心,就是作者。说一句大约会被认作粗俗的话;在今天愈演愈烈的出版竞争中,真正优秀的作者才是出版社的摇钱树。而近年来,在出版选题和发行促销这两极普遍受到重视的同时,对于出版物的创造者——作者的关注尚嫌不足……。为此,本文特别推荐1997年在文化、经济、传记、小说、散文、杂文、科普等不同领域卓有建树且深具潜质的十位新锐作者。我们相信...
1998-01-09 -
积累、传播也是创造
在社会历史的大舞台上,出版者担负着积累、传播社会文化的使命,社会因文化的积累传播而进步,在这个意义上,出版者也创造着历史;文化在其积累上传播的过程中受到引导,得到整理,并获得一定的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出版者也创造着文化。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就是抱定这样一种出版观念,怀着这样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来展开自己的出版活动的。她的所在地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临川才子宝溪书”,江西自古就有文化、出版的深厚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给历史悠久的江西出版事业注入了前...
1998-01-02